
PUBLICATION
研討會論文
陳韋廷、袁孝維,2021。臺北市野鴿(Columba livia)危害現況與回顧 -藥物控制、族群數量,與民眾觀感。動物行為研討會,臺南市。
陳韋廷、陸雅欣、袁孝維,2020。Nicarbazin藥物做為野鴿(Columba livia)族群控制之探討。動物行為研討會,澎湖縣。
陳韋廷、張晉嘉、袁孝維,2019。透過環境教育及公民科學增進黑冠麻鷺的人鳥情懷,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。臺北市:臺灣大學。1月21-22日
陳韋廷、張樂寧、洪崇航、蔡欣翰、袁孝維,2019。2013-2018年宜蘭小燕鷗研究回顧,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。臺北市:臺灣大學。1月21-22日。
陳韋廷、張樂寧、蔡欣翰、袁孝維,2018。「宜蘭小燕鷗(Sternula albifrons)的重金屬累積與對巢蛋品質之影響」,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。新竹市:清華大學。1月22-23日。
蔡欣翰、陳韋廷、張樂寧、洪崇航、袁孝維,2017。「透過Geolocator瞭解小燕鷗遷徙路徑」,海峽兩岸鳥類研討會。中國,西安市。9月21-24日。
陳韋廷、劉雨庭、袁孝維,2016。「小燕鷗(Sternula albifrons)重金屬濃度與繁殖表現」,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。臺中市:中興大學。1月25-26日。
Wei-Ting Chen, Meng-Hsin Shih, Pei-Hsuan Liao, and Hsion-Wen Kuo, 2013. "Correlation between F-specific phage and HAdVs in sewage",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th IWA-ASPIR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. Daejeon, Korea. September 21-23.
李佩鈴、陳雅雯、陳韋廷、林鈺傑、張鎮南、郭獻文,2011。「廢水生物處理之商業化添加助劑中微生物族群分析」,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,廢水處理技術研討會。臺南市:成功大學。11月4日。
藝術展覽
綠野遊蹤 - 福山之美生態藝術展。畫家:楊恩生、龔維國、黃健智、郭純純、陳秀鳳、許國賢、陳韋廷、李美靜、林佳慧、王瑛。2021.09/16-29。市長官邸藝文沙龍。
鳥語.鳥羽。標本師:陳韋廷,畫家:龔維國、黃建智、李玉玲、陳韋廷、陳秀鳳。2020.11/1-27。拾異展演空間。
著作與出版
都市常見的外來種-野鴿 宣導摺頁。文:陳韋廷/圖:陳韋廷,臺北市動保處,2020。
黑冠麻鷺x公民科學 解說摺頁。文:陳韋廷/圖:陳韋廷,臺灣大學,2018。
消失的魚-大鱗梅氏鯿的家 生態繪本。文:陳韋廷/圖:楊恩生,金門縣文化局,2017。
科普寫作
埃及聖䴉,鐮刀客的美麗與哀愁。文:陳韋廷、袁孝維,科學月刊52期,2021年2月。
聞鴿色變,臺北市野鴿危害如何解?。文:陳韋廷、袁孝維/ 圖:陳韋廷,冠羽310期,2020年9月。
都市裡的大自然。文:陳韋廷、袁孝維/ 圖:陳韋廷、袁孝維、萬仁政,動物園雜誌155期,2019年10月。
開飯囉!黑冠麻鷺吃什麼呢?。文:陳韋廷、張晉嘉、袁孝維/ 圖:陳韋廷、王作城、張瀚柏,冠羽289期,2018年10月1日。
探索鄰家小鷺的大故事。文:陳韋廷、袁孝維/圖:陳韋廷,冠羽290期,2018年12月1日。
鄰家小黑-板橋黑冠麻鷺的故事。文:田育志、陳韋廷、袁孝維/ 圖:陳韋廷、張森永、陳榮華,動物園雜誌153期,2019年1月。
媒體採訪
外來種拉響生態警報 不速之客悄悄侵台。世新小世界,2021年1月8日。
曾是稀有留鳥 黑冠麻鷺現已在都會常見。公視新聞網,2021年1月4日。
【動物送行者/下】標本師解讀「死亡訊息」 從傷口看出鳥兒坎坷身世。聯合報,2020年9月26日。
【動物送行者/上】斜槓標本師 家有「停屍間」 圈粉收藏家。聯合報,2020年9月24日。
台大校園出現保育鳥類「領角鴞」萌翻鳥友、民眾。中天新聞,2019年12月31日。
影/大陸畫家剽竊台灣大師創作 楊恩生:手法粗魯已有20年。東森新聞,2018年10月16日。
金門新書齊發 兒童生態繪本是亮點。中央社,2018年3月10日。
畫家畫金門-楊恩生陳東元要用畫筆繪出烈嶼之美。金門日報,2017年1月8日。
節目錄影
【流浪鴿】都會粉鳥鄰。我們的島第1057集,公視,2020年06月01日。
【都會生態】我們與黑冠麻鷺的距離。我們的島第1061 集,公視,2020 年06月29日。
候鳥遷徙與鳥類標本。動物方城市節目,年代電視台,2018年6月。